罗裙带根
【名称出处】:《中药大辞典》 【概况】: 基源 为石蒜科文殊兰属植物文殊兰的干燥鳞茎及根。 原植物 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L. var.sinicum(Roxb.et Herb.)Baker 余项参见“罗群带”条。 【化学】: 鳞茎含石蒜碱、多花水仙碱、文殊兰碱等生物碱。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502 【药性】: 功效 止咳,止痛。 主治 咳嗽,喉痛,跌打损伤,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福建民间草药》:“治横痃:鲜罗裙带根1株,红糖30g。共捣烂,烤温外敷,日换1~2次。” 单方应用 ❶ 《湖南药物志》:“治喉痛:罗裙带根3~9g,水煎服。” ❷ 《江西草药》:“治跌打损伤:罗裙带茎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g,水酒送服。 另用鲜罗裙带茎适量,甜酒少许,捣烂外敷。” ❸ 《江西草药》:“治牙痛:鲜罗裙带根1小片,置牙痛处,咬含15分钟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