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地区印第安人Arctic Indians北极群岛是北美大陆以北、格陵兰岛以西众多岛屿的总称,面积约160万平方千米,包括树木生长线以北的内陆地区和近海地区。各岛之间有许多海峡,其中巴芬岛与拉布拉多半岛之间的哈得孙海峡是通往大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这一地区夏季日照时间较长,气候温和,冬季长而寒冷。多坚岩裸露地区和荒芜干旱地区。除一些低矮灌木植物外,几乎没有树木生长。由于长期受冰川作用,多冰川地形和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既有湖泊密布的低地,也有冰雪覆盖的高地。沿海平原狭窄,海岸曲折且多峡湾。 主要部落和语言 主要居住着因纽特人,即爱斯基摩人。从历史上看,在内陆地区的因纽特人主要以狩猎为生,在近海地区的主要以猎捕海兽和鱼类为生。加拿大的因纽特人主要分为8个部落群:拉布拉多、昂加瓦、巴芬岛、伊格卢利克、卡利布、内特西利克、科珀和西部北极地区部落群。其中西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部落是由于20世纪初马更些地区的因纽特人在几次天花流行和流感疾病流行中大批死亡以后从阿拉斯加地区迁移而来的。 所有加拿大因纽特人都讲因纽克蒂塔语或爱斯基摩-阿留申语,包括六种方言。近来由于交通便利,交往增多,加上用因纽特语制作播出的电台和电视台节目的影响,语言差异已日渐缩小。历史上因纽特人没有书面文字,在同白人传教士接触以后开始创造和采用文字书写体系。1920年以来,成年人识字率接近100%。 历史概况 因纽特人同外界的往来始于18世纪后期拉布拉多部群同摩拉维亚传教士的接触。与此同时,一些其他地方的因纽特部落已同外界建立了海上贸易往来;但总的看,大多数因纽特人同外界的联系几乎一个世纪以后才开始。19世纪后半叶,纷至沓来的探险者和商业捕鲸者同当地因纽特人进行各种贸易往来,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极群岛地区才建立起固定的贸易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加拿大政府在该地区投资修建机场和其他交通、通信设施,建立起新的居民定居点和村庄,兴建住房、学校和保育站等生活和教育设施。 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因纽特人的一个部落群一般有500人~1000人。从社会和政治方面来看,部落中最重要的组成单位是地区性“氏族邦”。几个氏族邦组成一个更大的部落群体,群体内相互通婚,所有成员都讲同一种方言。按照习俗,这些氏族邦在冬季猎捕海豹时要举行短期的营地聚会。平时他们以较小的氏族邦为单位生活,往往由两个到五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通常由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子女组成,他们也可同年老的或未成家的亲戚住在一起。这些家庭互通有无,许多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活动都要协力完成。这种合作共处是因纽特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因纽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浓厚。年轻人结婚较早,婚后一般住在女方或男方父母家的附近。许多家庭还有收养或认养孩子的习俗。通过认养和订婚,家庭之间可以建立更友好的关系。在部落群体内,家庭也是重要的经济单位,所有的家庭成员(包括子女和年老的亲戚)都负有约定的责任。大多数因纽特部落以猎捕海洋哺乳动物为生。在夏、秋两季,许多部落猎捕驯鹿,或者转移到条件更好的近海场所去猎捕海兽或鱼类。捕鱼和采集食物(如鸟蛋、贝类、浆果等)是重要的季节性活动,其重要性相当于猎捕鲸鱼和极地熊。他们还采用风干、冷藏和油贮的方式来储存食物,以备日后之用。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因纽特人掌握了较高的居家生活用品制作技术,其原材料主要是兽骨、牛角、鹿角、海象牙、石头和兽皮等。他们利用动物身上的特殊部分如筋腱、肠子和膀胱来制作所需用品。他们以建造简便居所闻名于世,不少发明现被认为是修建和制作技术的杰作,著名的有圆顶雪屋、索套捕鲸标枪头和皮船等。因纽特人还非常巧妙地用兽皮制作鞋子、手套和衣物等。在大多数部落里,鞋子通常用不同的海豹皮制成带毛与不带毛的两种,前者用于冬季,后者可以防水,用于春、夏两季。皮外套通常由鹿皮制成,有里、外两层。有些部落在春、夏、秋季穿用海豹皮制成的皮外套,在冬季才穿用鹿皮制成的外套。妇女较注重穿戴装饰,许多妇女还有纹脸的习俗。婴儿出生常常举行部落群体的社会性仪式。在一些部落,除接生婆外,还要有一位成年人在场,他将成为孩子的监护人,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这位孩子长大后将把第一件劳动成果——男子捕杀的第一个猎物,女子缝绣的第一件东西——献给这位监护人。孩子出生时所取的名字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因纽特人的名字往往要或多或少地包含自己的身份、性别和性格特征。因纽特人在进行捕猎时要举行许多仪式。他们还用兽骨或其他仪式用物,以及通过自我感应的神灵附体仪式来预测未来之事。在外来的传教活动进入该地区之前,因纽特人的宗教活动由巫师萨满掌管,这些巫师通常受过长期和艰苦的训练。因纽特人要通过他们才能同影响人们活动的各种神灵或神秘力量建立联系。长期以来,因纽特部落群体要求其成员在生活中严格遵守各种禁忌和行为准则,因此巫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确认违禁者并为其提出恰当的改过方法。20世纪以来,随着欧洲基督教的传入和影响,许多因纽特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基督教观念,而早期的传教活动又为因纽特人部落引进了许多新的禁忌和准则。在因纽特部落群体中,人们要求青少年在各方面向成年人学习和看齐。希望受到令人敬重的长者的称赞和获得社会群体活动能力的愿望是他们进入和参与成人活动范围的重要动机。群体中许多价值观念通过人们的行为昭示出来,例如人们分享食物和其他物品就显示了慷慨大方、互助互爱的价值观,同时也贬斥了吝啬、贪婪和自私自利的观念。此外,部落里上年纪的人还经常向儿童们讲述故事,进一步增强其部落群体所推崇的价值观念。因纽特人十分喜爱装饰艺术,尤其擅长兽皮缝制和在器皿上雕刻。他们从传统的技艺中推陈出新,发展了现在的皂石雕刻、印花术和壁挂帘帷等艺术,有的采用新材料或新技术。因纽特人还保留着传统的编制绳索数字的技艺,以及其他帮助记忆、增强双手灵巧性和培养耐性的传统游戏。 传统与变化 同外界建立联系以后,因纽特人的社会和文化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很快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采用铁器、火枪、布匹和木船,从而改变或替代了一些传统的制作物品。但他们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的制作物品和制作工艺,如猎捕海生动物的标枪、用海豹皮制作的靴子、冬季捕猎时穿的鹿皮外套,以及居住的雪屋和冬季行走用的雪橇等,此外还有用兽皮加工缝制衣物的技术。在基督教的影响下,部落的许多传统宗教活动逐渐消失,而在婚姻、解决争端和纠纷以及狩猎管理等方面,除本部落群体的习惯法以外还得遵守加拿大联邦法律。因纽特人的本族语言也在变化,如“6”以上的数目都用英语词表达(其中“10”和“20”仍保留本族语)。尽管如此,部落群体价值观念体系中重要的因素却没有改变,例如传统的养育和教育孩子的做法,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新生个人的自立自主等。20世纪70年代初,一个旨在保护因纽特人传统文化和个人权利的全国性组织宣告成立,该组织根据需要设立了几个相应的机构,因纽特语言委员会负责研究和探索因纽特语言在适应政府管理、教育活动和交际联系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的最佳方式和方案,土地权益部则负责研究因纽特人的土地权益问题并进行谈判。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包括北极群岛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都已超出地区范围,在国际上引起反应和关注。因此,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因纽特环北极地区大会”宣告成立,并设立相应的机构以加强所有因纽特人的联系,组织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该组织在联合国和许多国际性组织中设立了分支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