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罗卜藏丹津叛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罗卜藏丹津叛乱 清顺治时,和硕特蒙古首领顾实汗控制青藏,与清廷保持朝贡关系。 顾实汗死,诸子争立,局势混乱。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军进藏,拥立达赖六世,结束和硕特部对西藏的统治。 同时,清廷又封赏和硕特诸台吉,分化地方势力,引起和硕特亲王罗卜藏丹津强烈不满。 雍正元年(1723),罗卜藏丹津乘抚远大将军允禵回京奔丧,威迫各部台吉举兵叛乱。 先攻西宁周围之地,大肆杀掠。复煽惑寺院僧人参加叛乱。清廷以年羹尧、岳钟琪领兵平乱,截断叛军入藏之路,为防止与准噶尔沟通,并进军西宁周边。次年,剿平诸寺喇嘛叛乱。清兵分三路进击,罗卜藏丹津求和,但仍拥兵十万据守乌兰木和尔。岳钟琪精兵兼程而进,捣其大本营,斩敌八万余,罗卜藏丹津穿女装遁入准噶尔,余众万余皆降,叛乱平定。清廷编青海蒙古为二十九旗,规定会盟与朝贡制度;对西宁周边开垦屯种,指定贸易地点;并整顿喇嘛寺院,改西宁卫为北宁府,设西宁办事大臣。从此青海完全置于清廷控制之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