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匏有苦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①。济水深处也能趟。 深则厉,水深连着衣裳过, 浅则揭。水浅提起长衣裳。 有弥济盈②,白水茫茫济河满, 有雉鸣③。 野鸡吆吆将谁唤。 济盈不濡轨④,水满不过半轮高, 雉鸣求其牡⑤。野鸡婆把鸡公叫。 雝雝鸣雁,雁鹅声声唤雁鹅, 旭日始旦。太阳一出红济河。 士如归妻,哥如有心来娶妹, 迨冰未泮⑥。莫等冰封早过河。 招招舟子,船夫招招把船摆, 人涉卬否⑦。旁人过河我等待。 人涉卬否,旁人过河我等待, 卬须我友⑧。等个人儿过河来。 (采用余冠英译诗) [注释] ①济:水名,在今山东西北部。②有弥:即弥弥,形容水大的样子。③有鷕:即鷕(yao)鷕 ,野鸡的叫声。④轨:车横轴的两端。⑤牡:雄性生物。⑥泮:合。⑦卬(ang):女性第一人称代词。⑧须:等待。 [赏析] 这首诗,余冠英先生《诗经选译》解作是“一个女子清早在济水边上徘徊,盼望着住在河那边的未婚夫,担心他误了婚期。这时耳边传来野鸡和雁鹅叫唤的声音,更触动了她的心事”。我赞同这个说法。 匏瓜俗名葫芦。涉水的人带着它可以防备沉溺。诗人用此起兴,以女子口吻述说她急切盼待的心情。她在寻思:心上人为什么不过河来呢? 河水有深有浅,正如世上的事有险有易。但热恋中的人下定决心,则无论深浅或险易,总都有办法对付。“深则厉,浅则揭。”这六个字极好地状出了女主人公勇敢、聪慧的神情。她好像在教心上人说:“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你都得拿出办法来啊!” 她眼见济河涨水了,白茫茫一片。野鸡吆吆地相呼唤着。她心想:“在危难中禽鸟尚且懂得相亲相爱,而我的心上人为什么却不来唤我呢?”事实也确乎这样:凡浴身于爱河中的男男女女,大都有如此痴想。他们见什么比什么,喜欢时觉得心上人比什么都强,怨恨时又觉得心上人比什么都不如。他们怨之切,正由于爱之深,而爱之深,又极容易变成怨之切。但不论她是喜是恨,都表明女主人公爱的执著和坚强。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按当时婚礼规定:纳采行聘要用雁;男方要在一大清早到女家请求确定结婚的日期。因此,女主人公一早就去河边等待男方的到来。当她听到悦耳的雁鸣声,看到东方喷涌而出的旭日,心自然卜卜地跳了。“士如归妻,迨冰来泮”两句,当然只是潜台词,或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它恰切而且精到地表达出抒情女主人公的焦急心态。 末章四句,已隐含着淡淡的哀愁。渡口旁待渡的人逐渐稀少,最后很可能只剩下女主人公一个。船夫招手邀她过河,她谢绝了。她仍坚强地等待着。“卬须我友”,这是多么坚贞的回答! 至此,诗歌结束了,闭上了艺术的帷幕。此后究竟是悲是喜,是离是合,就全让关切的读者去驰骋想象了。 这首诗既用赋体,也用比兴。有时赋中有比(如首章),有时赋中有兴(如三章),有时亦比亦赋(如末章)。总之,诗人咏物,联类无穷;然皆就近取喻,即景抒情。“匏有苦叶”,甜中觅苦;“济有深涉”,浅处见深;“济盈不濡轨”,深亦有限;“雉鸣求其牡”,声里含情。雝雝鸣雁”状声;“旭日始旦”显色。“招招舟子”为动态,“卬须我友”为静态。在短短的一首小诗里,竟包孕着如此繁多的艺术辩证法。 《匏有苦叶》匏有苦叶,(一) 葫芦结了叶儿枯, 济有深涉。(二) 济水深处有津渡。 深则厉,(三) 水深浮着葫芦过, 浅则揭。(四) 水浅把它来背负。 有弥济盈,(五) 茫茫的济水满, 有鷕雉鸣。(六) 吆吆地野鸡唱。 济盈不濡轨,(七) 济水漫到车轴上, 雉鸣求其牡。(八) 雌野鸡把雄鸡来盼望。 雝雝鸣雁,(九) 雁群和谐地鸣唱, 旭日始旦。(十) 初升的太阳放光芒。 士如归妻,(十一) 哥儿有心娶新娘, 迨冰未泮。(十二) 趁着那河水没冻上。 招招舟子,(十三) 舟子摇呀摇着舟, 人涉卬否。(十四) 人家渡河我停留。 人涉卬否,人家渡河我停留, 卬须我友。(十五) 我要等待我的朋友。 注 释 (一)毛亨:“匏谓之瓠。” 陈奂:“苦与枯通。” (二)余冠英:“济,水名,又作泲。深涉,步行过河叫作涉,涉水的渡口也叫作涉。渡处本来是较浅的地段,现在水涨,也有水深的渡处了。” (三)王应麟《诗考》:“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闻一多《诗经通义》:“厉与揭,当承匏言,深与浅当承涉言,谓涉深则厉匏以渡,浅则揭之以渡也。……系于腰者谓之带,垂于下者谓之厉。散言之,厉亦带也。故《方言》四又曰:‘厉,谓之带。’《广雅·释器》曰:‘厉,带也。’名词带谓之厉,动词带亦谓之厉。” (四)闻一多:“揭即揭荷之揭。深则厉,浅则揭,言水深则带匏以防溺,水浅则荷于背上可也。” (五)朱熹:“弥,水满貌。” 毛亨:“盈,满也。” (六)毛亨:“,雌雉声也。” (七)王引之《经传释词》:“不,盖语词。不濡,濡也。” 陈奂:“轨者,轴之两端。水由轴以上,则其深灭轨。” (八)朱熹:“雉鸣当求其雄。” (九)毛亨:“雝雝,雁声和也。” (十)毛亨:“旭,日始出,则大昕之时。” 陈奂:“昏、昕对文。日入三刻谓之昏,则先日出三刻谓之昕。大昕,过三刻矣。” (十一)陈奂:“妇人谓嫁曰归。归妻,犹取妻。” (十二)毛亨:“迨,及。” 余冠英:“泮,同牉,合也。” (十三)闻一多《诗经通义》:“招招与调调、刁刁声同,谓舟子鼓楫时,身体屈申动摇之貌也。” (十四)毛亨:“印,我也。” (十五)毛亨:“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 陈奂:“《尔雅》:‘𩖕,待也’。须与𩖕通。” 注 音 匏pao庖 揭qi乞 wei尾 卬ang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