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维特根斯坦(1889—195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维特根斯坦(1889—1951)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之一。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后迁居英国。早年学习航空工程。当过乡村小学教师,修道院园丁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奥地利陆军中服役并曾被俘,这期间他还从事著作。1930年成为三一学院研究员,1939年继穆尔任剑桥大学哲学教授,1947年辞职后隐居爱尔兰乡村,专事著述。他是罗素的学生和朋友,两人共同创立逻辑原子主义,有力地推进了数理逻辑的发展。维特根斯坦特别在真值表和真值函项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维特根斯坦否认哲学是一种理论,把它说成是一种逻辑澄清活动或语言的治疗活动,哲学家的任务是取消哲学。前期,他是逻辑原子主义者,代表作是《逻辑哲学论》,其根本问题是语言和实在的关系问题,核心理论是“图画论”。认为一个命题就像一幅图画,它是实在的模型,语言的逻辑形式也就是实在的内在结构。他公开提出神秘主义和唯我主义,声称:实际上唯我主义所指的完全正确,只是它不能说出来;确实有不可说的东西,它只是自己显示出来,这就是神秘的东西。他认为,传统哲学问题的提出是基于误解我们语言的逻辑,所以他要为语言划一界限:凡可说的都可以清楚地说出;凡不可说的,就应当沉默。维特根斯坦的前期思想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后期,他放弃了逻辑原子主义,以日常语言的分析代替人工语言的逻辑分析,强调词和语句的日常用法,以语言游戏论代替图画论,认为词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之中,而不存在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中。据此他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误解我们语言的用法,要通过“治疗”取消这些“虚假的问题”。后期哲学的代表作是《哲学研究》,他为牛津日常语言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