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略fānglüè方针和策略 △ 建国~。 【同】谋略 方略fānglüè〈名〉关乎全局的计划和谋略:作战方略│筹划方略。 方略fānɡlüè全盘的计划和策略。 例 孙中山先生提出建国计划和建国方略。 方略fāng lüè〖名词〗 计谋智略(1)。《泰州海陵县主薄许君墓志铭》: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宝元年间,朝廷举行计谋智略者的铨选,借以招揽天下有特异才能的人。 方略❶ 计谋,策略。《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 ❷ 指挥,处置。《后汉书·董卓传》:“君观我~士众,足办郭多不?” 计划2 计划2计画 工作活动的计划:方案 内心考虑的方案:腹案 初步的方案:草案 原来已经确定的方案或原则:既定方针 建设的计划:蓝图 未来的蓝图:远景 心里的计划:谱(谱儿) 全盘的计划和策略:方略 政治方略:政术 施政方略:政道 治略 治国方略:治方 已确定的计划:成算 成谋 主意,确定的计划:定计 一年的计划:一年之计 以前的计划:前策 已成的计划:成算 好的计划:良图 万全之计划:百全计 像蛛网一样周密的计划:计网 长久的计划:长计 了局 长图 远计 极长久的计划:万世之计 万年之计 长久屯兵的计划:筑室反耕 长远的计划:千古计 秘密的计划:暗计 老人所遗的计划:遗策 阴谋篡夺帝位的计划:非常之谋 (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计划)
另见:工作 内容1 做法 ☚ 计划2 大的计划 ☛ 方略fāng lüè计策,谋略。《资治通鉴·汉建安十三年》:“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 方略大政方针方面带原则性的计谋。方:方向,四面八方。引申为原则、准则。略:大的计谋。现将方略引申为战略。 方略清代军事行动史料。从康熙时起,清廷每当一次军事行动以后,为了宣扬其武功,都下诏设馆,纪其始末,纂辑成书,称《方略》或《纪略》其资料多采自军事奏报和有关谕旨,并按年月日次序编纂。总计清代的《方略》、《纪略》不下二十余种,其内容包括平定叛乱、削除割据势力、统一和巩固边疆的活动,以及镇压人民起义。诸如《平定三逆方略》、《平定察哈尔方略》、《平定罗刹方略》、《亲征平定沙漠方略》、《平定金川方略》、《平定准噶尔方略》、《台湾纪略》、《剿平三省邪匪方略》、《平定教匪纪略》等。 方略(1)〈名〉方法;策略。 《醒》三二: 我听得人说,你那里舍的粥极有~,是甚么人管理?又七二: 孙氏虽然授与了女儿的~,这夜晚也甚不放心。 (2) 〈动〉设法处理;处置。 《醒》十五: 近日来信息不通,弟等进退维谷,或住或行,速乞仁兄~。又八八: 你且消停,我~了这两个再与你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