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 过去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的经济体制,虽然在发展经济中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著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它在不少方面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并且,传统经济体制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有: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这些弊端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进行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10月20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则是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著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它勾画了一幅全面改革的蓝图,并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国家和企业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上突破了旧的传统的束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为改革和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