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纳支补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纳支补泻 针灸治法。 针刺手法之一。指十二经脉纳支时刻为基础的针刺补泻方法。《素问·针解》:“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十二经脉的气血盛衰,各有一定的时刻,古人以十二地支来相配,一经一时,依次而行,称为纳支。即肺经寅时,大肠经卯时,胃经辰时,脾经巳时,心经午时,小肠经未时,膀胱经申时,肾经酉时,心包经戌时,三焦经亥时,胆经子时,肝经丑时。经脉流径时刻已至,正当经气大盛之时,用针迎而夺之,损其有余,是为泻法;经气流注时刻已过,正渐衰退而后进针,随而济之,以补充其不足,是为补法。 如肺经实证,应于寅时针刺;肺经虚证,应于卯时针刺。此法古人虽也列入补泻之内,其实不是针刺手法,仅仅指出了施行补泻所适宜的时刻而已。 临床上常结合五行关系和五输穴的性质,用来治疗内脏的疾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