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毛五加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毛五加皮 【名称出处】:《中药大辞典》 【概况】: 异名 川加皮、刺加皮(《药材资料汇编》),刺五甲、毛五甲皮、刺甲皮(《四川中药志》)。 基源 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红毛五加的茎皮。五加属全世界约35种,中国约有27种。 原植物 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n Harms(Aralia giraldn Harms var.inermis Harms et Rehd.),又名纪氏五加(《经济植物手册》)。 形态 落叶灌木,高1~3m。 老枝灰色或黄棕色,密生细长直刺,刺向下或开展。掌状复叶,具小叶5,稀3;叶柄长3~7cm,无毛,稀有细刺;小叶片薄纸质,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狭楔形,长2.5~6cm,宽1.5~2.5cm,无毛或幼时疏生刚毛,边缘有不整齐的细重锯齿。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直径1.5~2cm,有花多数;总花梗粗短,长5~7mm,稀长至2cm,全缘无齿;花瓣5;雄蕊5;子房5室;花柱5,基部合生,上部分离,开展。果实球形,有5棱,直径约8mm,黑色。 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035页.图379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300~3500m的灌丛林中。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湖北、四川。 。【生药】: 采集 6~7月间,砍下茎枝,用木棒敲打,使木部与皮部分离,剥取茎皮,晒干。 鉴别 性状 茎皮细筒状,长短不一,完整者长20~30cm,直径0.7~1.2cm,厚约0.5mm;表面黄色,密被褐色或淡黄棕色刺毛,茎皮上有突起状芽,节间长5~13cm,内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光滑。质脆,易折断。 气微,味淡。 以皮完整、洁净、无木心者为佳。 显微 茎皮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径向壁及内壁略增厚;外被角质层。皮刺由纤维组成。 下皮为6~10列细胞,径向延长,木栓为35列细胞。皮层较厚,可见草酸钙簇晶,内侧树脂道呈断续环状。 韧皮部较窄,韧皮纤维成束。 散有小形树脂道。粉末,浅枯绿色,气微香,味淡。 ❶ 皮刺纤维,成束,长梭形,内含黄棕色物,具1~3个横隔。 ❷ 韧皮纤椎、成束,末端圆尖或平截,直径18~29μm,壁厚5~11μm,木化,具纹孔。 加工炮制 酒洗或用姜汁炒后入药。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含胸腺嘧啶(Thymine)、尿嘧啶(Uracil)、黄嘌呤(Xanthine)、腺嘌呤(Aden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e)、腺甙(Adenosine)、尿囊素(Allantoin)、丙三醇(Glycerol)、D-甘露醇(D-Mannitol)、乙基氧-α-D-吡喃半乳糖甙(Ethyl-0-α-D-galactopyranoside)、紫丁香树酯酚双葡萄吡喃糖甙(Syringaresinol-di-0-β-D-glucopyranoside)[1]、紫丁香树脂酚、胡萝卜甙、常春藤皂甙元3-0-β-D-吡喃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和齐墩果酸3-0-β-D-吡喃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2]。 参考文献 [1] 沈阳药学院硕士论文集,1990:10 [2]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21:202 【药理】: ❶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本品醇浸膏,用5g/kg剂量给小鼠ip,15min后,能使动物处于安静、自发活动明显减少的状态。 给小鼠15g/kg剂量ig,对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可显著延长。对安钠咖引起的中枢兴奋作用,5g/kg剂量ip给药,有明显的对抗作用[1]。 10g/kg ip,对大鼠琼脂性足跖肿胀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对二甲苯或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用红毛五加皮醇浸膏也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比刺五加醇浸膏更明显[1]。 对小鼠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增加心肌耗氧的情况后,仍能明显提高常压缺氧及减压缺氧的抗缺氧能力。对动物缺血性缺氧,亚硝酸钠所致的组织中毒性缺氧,溺水缺氧等多种实验性缺氧核型均有显著影响。 因此可以认为本品具有抗缺氧作用。并且可使动物全身的耗氧量减少,降低全身组织对氧的需求,可能是其抗缺氧作用的重要机理[2]。 股iv100%水煎液0.5m1/100g,可使氯化钡所致的大白鼠的心律失常立即转为窦性心律。但维持时间甚短、对花背蟾蜍耳后腺分泌物的氯仿提取物中毒所致的豚鼠离体心脏心律失常(以二联律为主)及中毒猫心脏早搏、二联律、室速等心律失常都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3]。 因此可以认为红毛五加多糖有突出的抗辐射作用[4]。 红毛五加皮醇浸膏,对兔离体肠肌或离体子宫(未孕或妊娠)均有相似的兴奋作用,可使肠肌或子宫的张力略微升高,收缩幅度变大[1]。 毒性 LD50为26.83±3.0g/kg小鼠体重(红毛五加皮水煎液)[2]。 红毛五加皮水煎浓缩液180g/kg或醇浸膏80g/kg给小鼠ig,观察3d,未见死亡。此剂量相当于成人1d量的700倍及300倍以上,表明毒性小[1,2]。亚急性毒性观察,醇浸膏20、10、5g/kg剂量,给家兔连续ig7d、14d;停药7d后,各组动物的脑、心、肝、脾、肾等重量器官均未发现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形态学变化。组织化学法亦表明各给药组动物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及肝糖元,与蒸溜水组比较无明显增加或减少。也表明了红毛五加皮的毒性甚小,较大剂量或较长时间用药均安全[1]。 参考文献 [1]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83;(4):43 [2]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84;(1):53 [3] 中国中药杂志 1990;15(8):46 [4]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89;(3):62。 【药性】: 性味 辛,温。 归经 入肝、肾经。 功效 祛风湿,通关节,强筋骨。 主治 痿痹,拘挛疼痛,风寒湿痹,足膝无力,皮肤风湿及阴痿囊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浸酒或入丸剂。 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