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区
参见“第四野战军”。
东北军区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6个一级军区之一,是东北地区最高军事统率机关。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八路军、新四军共11万人进入东北,与东北人民自卫军会合后,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民主联军总部随即改为东北军区,辖合江、龙江、嫩江、松江、牡丹江、吉林、辽吉、辽东、冀察热辽、内蒙军区和12个纵队。同年8月,组成东北野战军司令部。11月,林彪、罗荣桓率东北野战军84万余人入关作战。12月,东北军区经过整编,辖辽北、辽宁、安东、热河、锦州、内蒙军区和松江、合江、龙江、嫩江、吉林省军区等。1955年2月,东北军区改称沈阳军区。
东北军区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军区之一。1948年1月1日成立,领率机关由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兼任;8月,野战军领率机关单独组成。东北军区成立时辖辽东军区、翼察热辽军区以及吉林、松江、合江、牡丹江、龙江、辽吉、嫩江等军区, 1948年底,东北野战军入关参加平津战役,东北军区作了调整,下辖热河、辽西、辽东、内蒙军区等部。高岗任司令员兼政委,李富春任副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