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政大学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之一。前身为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战胜利后,抗大迁东北地区,改今名。林彪曾任校长。教学体制与抗大基本相同。在解放战争时期培养了几万名干部,并附设两所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分校。1948年解放军进关时,大批干部由该校输送。1949年8月9日迁至汉口,改称华中军政大学。
东北军政大学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培养东北青年学生的一所学校。1945年10月,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由陕北迁至黑龙江北安,改名为东北军政大学。随后,又建立了东满、南满、西满、北满4所分校。学员主要来自东北青年学生。该校继承和发扬了“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校风。学习内容也与“抗大”的课程相似。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深入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断派出干部和学员积极参加土改、征粮、剿匪、秋收秋种、训练新兵和改造俘虏等工作。在解放战争中,培养了一批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专业干部,为加强解放军建设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