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粤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粤曲 曲艺的一种。 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粤语地区,以及海外粤籍华侨聚居地区。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清道光年间由广东戏曲清唱的八音班发展而成。早期为失明的女艺人“师娘”(俗称“盲妹”)演唱粤曲,盛行六十余年,是为粤曲的“师娘时期”。 辛亥革命后,又出现了非盲“女伶”,此后人才辈出,流派纷呈,达到全盛时期。1939年后,粤曲处于凋萎零落状态。 解放后进行改革,发扬了曲种的原有特色,并发展为多种演唱形式。表演上分小生、花旦、武生等十大行当,一个演员可兼数种行当的声腔。根据角色,分“大喉”(男角腔,腔调多用高音区)、“平喉”(男角专用腔,腔调多用中音区)、“子喉”(女角专用腔)三种唱法。粤曲的音乐,大约可分为自成系统的七个类别梆子、二黄牌子(以昆曲、高腔、吹腔等的曲牌填词演唱)、说唱(包括龙舟、木鱼、南音、粤讴、板眼等)、小曲、广东音乐(包括器乐演奏和器乐曲的填词演唱)、锣鼓。 伴奏乐器除二弦、短喉管、月琴、洞箫、琵琶、二胡、扬琴等外,也使用小提琴、单簧管等乐器。传统曲目大喉有《夜战马超》、《岳武穆班师》等。 子喉有《秋江别》、《燕子楼》等。现代作品有《双桥烟雨》、《羊城新八景》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