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儿·昨日春如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此词题为“和晋臣赋落花”,一作“和赵晋臣敷文赋落梅”。 南宋辛弃疾作于隐居瓢泉时期,是与敷文阁学士赵晋臣唱和之作。上片回忆过去百花繁茂的美好春光,及春残花落的景象。 首二句,用13岁少女学习绣花来比喻过去的春光。那红肥绿瘦、枝繁花茂的景象说明春意正浓,表现词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甚无情”一句,词情陡转,写出作者对摧残美好春光的风雨的憎恶,接著作者用“地衣红绉”比喻满地落花之厚,写出百花消歇,满地铺红的暮春景象,反映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下片追怀已逝的春光。过片一句,用轻薄荡子比喻眼前的残春,与上片恰成鲜明对比,写出人们对春光的留恋。由于春光无情,抛人而去,所以作者忽发奇想,要把载满落花的江水酿成一江醇酒,以便借酒浇愁。 歇拍“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在惋惜春光逝去的同时,又表现出对春回大地的热烈盼望与期待,感情由哀婉而趋于开朗,全篇精神为之一振。此词于婉约绮丽中带豪放刚健之气,是稼轩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通篇比拟新奇而贴切,富有创造性。词中秾艳的景物描写是通过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写出的,情景交融,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