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隙蹈瑕
窒:塞。 蹈:踩。瑕:瑕疵。 塞入缝隙,踩住缺处。比喻利用对方的弱点或乘著对方的间隙进行活动。 《文选·扬雄〈解嘲〉》:“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诎(qū)也。”(信:伸。 诎:屈,阻挠。)李善注:“李奇曰:君臣上下有瑕隙乖离之渐,则可抵而取之。”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褒客七》:“矫情役智,扬逸名利之间;窒隙蹈瑕,干没英翘之地。”(干没:指侥幸。 )清·过珙《古文评注·卷五·扬雄〈解嘲〉评注》:“乘人有瑕隙而己随进其说,如范雎、蔡泽等乘间投说也。” 也作❶ 【投隙抵巇(xī)】。 (巇:缝隙。)宋·李光《与张德远书》:“怀不能已,时时妄言。投隙抵巇者,因肆无根,虽一时宴谭嬉笑之语,无不闻者。自度祸至无日矣。 ”(无根:无中生有。)❷ 【寻瑕伺隙】。鲁迅《两地书·四九》:“每寻瑕伺隙,与办事人为难。” 又有❶ 【攻瑕蹈隙】。 指利用对方的弱点发动进攻。章炳麟《读〈日本国志〉》:“忠愤者因是以攻瑕蹈隙,欲致届幕府而先倡攘夷之议。”(致届:使不便行走或不能行走,即削弱以至打倒。)❷ 【乘虚蹈隙】。 除上述含义外,也指正好打在点子上。《老残游记》第十回:“黄龙子举起磬击子来,在磬上铿铿锵锵的乱击,协律谐声,乘虚蹈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