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福建事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福建事变

1933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联合国民党内一部分反蒋势力在福建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往福建与红军作战。蒋介石的目的是使十九路军和红军两败俱伤。

十九路军在同红军作战中屡遭失败,该军将领觉悟到“剿共”不是出路,广大士兵和下级军官厌恶内战的情绪越来越深。

由此推动十九路军领导人走上抗日反蒋的道路。

1933年10月26日,他们同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及工农红军订立了反日反蒋初步协定。同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联合国民党内一部分反蒋势力及第三党,在福州举行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

大会发表《人民权利宣言》,决定组织人民革命政府,推选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黄琪翔、余心清(代表冯玉祥)等11人为人民革命政府委员,以李济深为主席。22日人民革命政府成立。

福建人民政府对内主张消灭反革命卖国政府,建立生产人民政权;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发展民族资本,奖励工业建设;在农村实行计口授田。

对外主张排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关税自主。福建人民政府的成立是国民党营垒的破裂。其主张代表著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乡村富农和小地主利益,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情况下国内中间阶层的要求。

他们和蒋介石集团公开决裂,把向著红军的枪口转向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是革命行动。蒋介石对福建人民政府采取迅速扑灭的方针。1933年底蒋自任“讨逆军总司令”,调集大军向福建进攻,并集中海空军进行封锁和轰炸。蒋还派人到两广进行分化拉拢,以金钱、官职收买十九路军军官,同时乞求日本侵略者出兵援助。

在优势蒋军的进攻下,福建人民政府到1934年1月归于失败。当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者没有给福建人民政府以应有支持,反而采取了“促进第三条道路找寻者破产”的错误政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