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或数量。 义即“只”。也作“秖、“禔”。 ❶ 胡逝我梁,祗搅我心。 (《诗经·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为何走近我的拦鱼坝?搅:扰。 ❷ 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祗益祸耳。(《史记·项羽本纪》)——为天下者:有志争夺天下的人。 ❸ 今蒙赐观营陈,若祗如此,即定易胜耳。(《资治通鉴·魏纪·文帝黄初六年》)——陈:阵。 ❹ 璋诉不肯出,秖出十万而已。 (《新五代史·董璋传》)❺ 臣以三万人众不敌,禔取辱耳。(《史记·韩长孺列传》)——敌:抵御。 二、表示超乎寻常或出乎意料。 义即“竟”。 ❶ 人事改,空追悔,枕上夜长祗如岁。 (《全唐五代词·冯延巳:应天长》)——祗如岁:竟像一年那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