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碳酸盐溶解旋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碳酸盐溶解旋回 亦称“方解石溶解旋回”或“碳酸钙溶解旋回”。 海洋生物钙质壳输入海底之补给速率与溶解速率所形成之周期旋回性物理化学界面,可用以研究地层学、古气候学等依据。1947-1948年,瑞典深海考察船“信天翁”(Albatross)号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取上了当时最长的深海岩心,首先发现岩心中碳酸钙含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周期性。 Arrhenius(1952)提出赤道太平洋第四纪地层中有9个碳酸钙旋回,都是在冰期碳酸钙含量高,间冰期碳酸钙含量低。 此后在该区的工作证实了Arrhenius的结论。Hays等(1969)查明赤道太平洋区大约自70万年以来的布容期共有8个这样的旋回。类似的碳酸钙旋回,后来也在其他大洋的第四纪沉积中发现。 印度洋的情况与赤道太平洋相似,也是间冰期碳酸盐少,冰期碳酸盐多(Olausson,1971);大西洋的碳酸盐含量却是在冰期时少,间冰期时多(Olausson,1971;Gardner,1975),和太平洋形成对照。尽管不同大洋中CaCO3含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相反,但是都显示出和古温度旋回步调一致。赤道太平洋的碳酸盐含量和海水古温度呈反比,因此氧同位素值指示温度升高时,浮游有孔虫溶解指数指示的碳酸盐溶解作用也相应加强,而大西洋的碳酸盐含量却和古温度同时升高。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碳酸盐溶解旋回?这是一个尚未完全查明的问题。然而,至少有下列几种与气候相关的因素,影响著大洋沉积中碳酸钙壳体的百分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