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矛 古代刺击兵器。 矛头分为“身”和“骹”(銎)两部,矛身有锋刃,中线隆起形成“脊”,骹中空以安秘(柄),秘端有铜镦。原始社会的绑在竹木杆上的尖状器可视为矛的雏形。商代的铜矛,均为双隅(锋),骹部有双环。 商矛以骹筩(銎的中空部分)的深度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筩止于矛柄;一类筩直透矛尖,形成纵脊。西周至战国,矛身渐长,无明显中脊,骹上双环消失。周矛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类:酋矛长2丈,是步卒使用的武器;夷矛长2丈4尺,是战车上使用的武器。 春秋战国还出现过三隅和四隅矛。战国以后,矛改为铁制,形制没有大的变化。 由于矛头锋利,刺杀效果较戈为优,所以,在冷兵器时代,长期为军队的主要武器之一。但是,刃部较长是其缺点,刺杀不如枪灵便,所以,晋代枪兴起之后,矛开始衰落,至唐,矛制虽存,但已不列为常备武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