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学概述
唐宋以后府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办的学校。广西最早的府学是设于唐初的柳州府学。此外,唐大历中还创建了桂林府学。宋代增设了6所府学:庆远府学(庆历三年)、平乐府学(宣和间迁建)、梧州府学(元祐间)、浔州府学(宋初)、南宁府学(宝庆二年迁建)、廉州府学(末记年代)。元承续下来。明代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太平府学(洪武三十年)、思恩府学(正统十二年)和思明土府学(万历二十七年)。清代除继续恢复和发展原有府学外,新建了镇安府学(康熙七年)、泗城府学(康熙二十年)。到清代止,广西共有府学13所。历代府学虽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官配备、学制、学额、考核办法上有所差异,但其性质、目的和教学内容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为科举作准备,培养封建王朝的统治人才或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人品。以儒家经典礼、乐、书、数为教学内容,明清以后还增设 一门必修课程,就是读写八股文,以应科举。府学学额30~40人不等。一般属有生活补助即廪膳的廪生,他们与州县学生员同样,按照朝廷规定,通过考试而出贡应举。每府学配教授1人,以举人、进士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