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丁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形容一字不识。丁:指简单易认的字,一说“丁”为“个”字之误。 [出处] 后晋·刘昫《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 巴金《家》二五:“我试问如果你母亲要把你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俗商,或者一个中年官僚,或者一个纨绔子弟,你难道也不反抗?” ❷ 作谓语。戴光中《赵树理传》第二章:“农民目不识丁,只有用讲故事的形式才能把新文学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附条] ❶ “一丁不识”。《金瓶梅》四八回。 ❷ “不识一丁”。 [同义] 不识之无 胸无点墨 不学无术 [反义]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博古通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