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得意忘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得意忘象

得意忘象

象: 事物的外观、形像。得其内在的深意而不拘泥于外在的表像。唐代梁肃《止观统例》: “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文)

☚ 得意忘形   渐入佳境 ☛
得意忘象

得意忘象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中记载的美学观点。文中写道:“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认为,“言”的作用在“明象”,“得象”即可以“忘言”;“象”的作用在“存意”,“得意”即可以忘象。不“忘言”就不可能“得象”,不“忘象”就不可能“得意”。这实际上是说,真正对于“意”的了解,是一种既需要“象”但又超脱于“象”的领悟;同样,对于“象”的了解,也是一种既需要“言”但又超脱于“言”的领悟。这个命题启发人们:审美观照往往表现为对于有限物象的超越。

☚ 言不尽意   张华 ☛
得意忘象

意为兴致所至,不为物象所框囿。

字数:19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神思飞跃   游心物外 ☛
不注意

不注意

忽视 随便 大意 无视 漠视恝视 忽视 失慎 蓦然 无所谓
不注意生活细节:不矜细行 不谨细故 不检细行 不护细行 脱略细行 不拘细行 细行不矜
注重精神实质,忽视外在形式:得意忘象
忽略,忽视:忽易
疏忽大意:马虎
 自以为有所恃而疏忽大意:托大
不能偏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不可偏废 不可偏弃 偏废不可

另见:粗心 轻视 忘记 不用心 不关心

☚ 不注意   不在心 ☛

得意忘象

王弼根据《庄子》“得意而忘言”和易传“立象尽意”的论点进一步发挥而提出的命题。认为“意”要靠“象”来显现,但为了得到“意”又要否定“象”。此命题推进了“意象”这一范畴的形成,使后人认识到艺术应突出整体形象,不应只追求个别形式美。从而进一步把握了审美观照的特点。参见“王弼”。


得意忘象

三国魏王弼用语。意,指圣人思想;象为卦象;言指卦辞、爻辞。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认为:“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由此提出一种解《易》的义理之学。

得意忘象

得意忘象

王弼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周易略例·明象》:“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言”即卦辞,是解释卦象的;“象”指六爻之阴阳及其排列,它涵蕴了一定的义理,这个义理也就是“意”。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同上)这个表述,明确表现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递进表达关系。而这种传递一旦彻底,尚须相互摆脱:“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欲真正得“象”就必须“忘言”;要真正得“意”,则必须“忘象”;“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略例·明象》)王弼之论,乃针对汉儒拘泥于象数之弊病而提出的。如果推之于一般,完全抛弃物象而言义理,则容易失之本末倒置。

☚ 第五泰   逸书 ☛

得意忘象dé yì wànɡ xiànɡ

得其深意而忘其表象。指不要拘泥于外在的表现形式。

得意忘象déyì-wàngxiàng

见“忘象得意”。

得意忘象dé yì wàng xiàng

象:外表,表象。即得其深意内涵,不拘于表象外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