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蠲痹丸
【批准文号】 (89)卫药准字Z-19号 【批准日期】 1990年1月6日 【类别】 中药三类 【剂型】 水泛丸 【保护期限】 4年,1990年2月1日至1994年1月30日 【处方组成】 骨碎补、熟地黄、当归、蜈蚣、全蝎等 【处方来源】 根据南通中医院虫类药专家朱良春主任医师50年来临床治疗“顽痹”之经验方,又经临床疗效观察及现代中成药生产方法的研究、改进而制得。 【方义分析】 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变过程为体内阳气先虚,风寒湿邪乘虚袭踞经隧。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留滞于内,深入骨髓,胶著不去,病程日久,湿凝为痰,血停为瘀。痰瘀交阻,凝滞不通,邪正混淆,故而关节肿痛。该证正虚邪实,病变至骨,骨为肾所主,肾又主一身之阳气,而督脉能通行十二经脉,故确定益肾以治其本,蠲痹通络以治其标,故组方选用草木之品补肾增本,蠲痹通络,又藉虫类药益肾壮督,钻透逐邪,从而达到益肾壮督,蠲痹通络之功。 【药理与毒理研究】 1.能有效地减轻滑膜组织炎症,促进软骨细胞增生修复。 2.对大鼠角叉菜胶、蛋清、甲醛性足肿胀和塑料纽扣肉芽肿的渗出物及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本药对急慢性炎症均有作用。 3.对小鼠抗体形成细胞有促进作用,对小鼠血清IgG含量有明显增高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4.对大鼠和家兔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试验,未见任何毒副反应。 【功能与主治】 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用于症见发热、关节疼痛、肿大、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畸型的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应用及其特点】 1.经江苏省中医院、南通市中医院、扬州市中医院等6家医院临床试验361例,治愈率29.3%,显效率41.0%,好转率25.0%,总有效率95.3%,与尪痹冲剂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 2.本方服药剂量每次6~12g,3次/日,一般以每次8g,3次/日为宜,对一些病程长,病情重者可加至每次12g,3次/日,疗效会更好。 3.本方服药疗程较长,早期治疗疗效与坚持服药及疗程有密切的正比关系,一般1个月为1个疗程,病程短者用1~2个疗程,长者需1~2年。 4.用药中,应坚持“辨证施治”原则,偏阴虚者,宜用生地、麦冬各9g,每日泡茶饮服,即无口干咽燥之症再现。阳虚甚者,可兼服阳和汤加制川草乌。血压偏高者,可用广地龙9g、龙胆草5g煎汤同服。 【制剂与规格】 水泛丸,每袋8g,12袋/盒。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6~12g,3次/日。饭后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疗程。 【注意事项】 少数人服用本药后会出现胃脘不适,可用生黄芪15g、莪术6g、淮山药9g煎汤服用,便秘者用麻仁丸6g,2次/日。妇女月经期行经量多者暂缓服用,孕妇禁服。对曾服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服用本丸疼痛减轻后才可逐渐递减原服药物。 【贮藏】 置阴凉处。 研制单位:南通市中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江苏省清江制药厂 生产单位:江苏省清江制药厂 地址:江苏省淮阴市西宁路48号 电话:(0517)3932662 邮编:223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