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结构] 复句式:递进关系。 [释义] 原为佛教用语,比喻道行造诣达到极高境界,尚需继续努力。后用以勉励人不满足已有成绩,要争取更大进步。 百尺竿头:高竿的顶端;比喻道行修炼的最高境界。 [出处] 唐·吴融《商人》:“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宋·朱熹《答巩仲至书》:“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 [功能、例句] 作宾语。茅盾《漫谈文艺创作》:“学习是深刻领会了人家在表现手法上的特长以后,化为自己的血肉,而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附条] ❶ “百尺竿头”。元·张养浩《折桂令》。 ❷ “更进一竿”。 《红楼梦》一二〇回。 [同义] 更上一层楼 [反义] 安于现状 固步自封 [辨误] 竿,不能写成“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