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渠 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 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用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在郑国渠南开凿,故名,也称白公渠。长达二百里,灌田四千五百余顷(约合今28万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唐时自北向南,分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总称三白渠。宋元以后,渠工渐废。 其上游历有修改;而下游则仍其旧。清末渠身缺漏,溉田仅二百顷。 1930年以后改为泾惠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