舀鼎铭文舀(hu忽)鼎,又名留鼎。周孝王时代青铜器。铭文拓本可辨者379字,分为三段:第一段记载周王的策命;第二段记载舀曾以马一匹、丝一束交与效父拟交换五夫奴隶),后改用金(铜)百锊(1tie略,锊古字。古代重量单位,一锊为0.466斤)而引起诉讼,经井叔判定,舀胜诉;第三段记载某年闹灾荒,匡季的众臣(奴隶)抢劫舀的禾10秭。舀到东宫控告匡季而引起诉讼。匡季愿以五田四夫(奴隶)为抵偿,舀不同意,坚持必须偿还原禾,因此,东宫判定:(匡季)偿还禾10秭,馈送禾10秭。如果第二年不偿还,则应偿付禾40秭。经原告、被告双方协商,匡季愿偿还禾十秭,并承罚七田五夫,舀免匡季禾十秭,了结此案。舀鼎铭文记载着从周穆王到懿王不同历史年代的几段诉讼史料,对研究西周中期的诉讼实况具有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