舁读音·ü(ˊ),为ü韵目,属u—ü韵部。以诸切,平,鱼韵。 ❶扛,抬。《说文》:“舁,共举也。” ❷轿子,同“舆”。《洪武正韵》:“舆,亦作舁。” 上一条: 邪 下一条: 邘 舁{}三4270①动抬。⑴北京官话。北京〖 〗。⑵晋语。山西忻州〖 〗、太原〖 〗、朔县〖 〗。内蒙临河〖 〗、呼和浩特〖 〗。⑶闽语。福建福州〖 〗。《段太尉逸事状》:「垂死,~来庭中。」②动推。闽语。广东揭阳〖 〗。少箱货请你~过去向畔这箱货请你推过那边去。   舁yú〈文〉 ❶共同扛;抬。 ❷装载。 舁yú❶ 抬。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垂死,~来庭中。” ❷ 通“舆”。轿子。白居易《途中作》:“早起上肩~,一杯平旦醉。”司马光《和子骏新荷》:“新荷满沼绿,篮~出门疏。”(篮舁:竹轿。) 舁yuF4A8 <文>❶抬,举(见《说文解字》)。 ❷与“輿(舆)”同,轿子。 抬 抬两个人以上合力扛举:抬 舆 舁 抬物:扛(~木头) 舆 扛抬:担舁 抬着轿子:肩舆 扛抬重物:举重 护持扛抬:扶舁 举扛:扛舁 扛上重物后起立:起肩 (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抬)
另见:肩负 搬移 ☚ 肩负 治田 ☛ 〖舁〗 粵 jyu4〔餘〕普 yú 抬。許慎《說文解字》:「〜,共舉也。」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浩感其至性,遂令〜來,為診脈處方。」
舁yú [方] (共同抬东西) carry by two persons together 舁(yú)“ ,共举也。从 ,从廾。凡舁之属皆从舁。读若余。”(以诸切) 徐锴《系传》:“舁,用力也。两手及爪皆用也。” 太炎先生云:“凡舆豭、舆轿、舆人、舆尸、舆论之舆字,正字皆当作舁。”[1]“舆,从舁,牙为叠加音符,舁、舆一字分化。”[2] 甲骨文中只用作偏旁,字形象两人抬举物体的样子。王筠《说文句读》:“舁则两人共举一物也。”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中,“舁”之义常借用“舆”表示,到魏晋书中始见舁字。如《三国志·魏书·钟繇传》:“时华歆亦以高年疾病,朝见皆使载舆车,虎贲舁上殿就坐。”“舁”也可以借作“舆”。司马光《和子骏新荷》:“新荷满沼绿,篮舁出门疏。”篮舁即篮舆,是竹轿。今晋方言中许多地方仍把共同抬物体称为“舁”。 舁部收三个属字。如“興”字下云:“起也。从舁,从同,同力也。”甲骨文作 、 ,从两双手,从口,象二人相对各伸出双手,共举一器形。卜辞中有用为引申义“举行”之义的,如:“丁卯卜,宾,贞:岁不興亡匄,五月。”(《甲》2124)。[3] 后世一般的字典、词典都不立“舁”部。 舁yú9画 臼部 〈方〉 共同抬起。 舁 (yú)音余。共舉也。从臼、廾,四手也。兩人共舉一物也。 舁 ☚ 䠶 輿 ☛ 00000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