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舂Chōng

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乃蔚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不见载于古籍。

舂chōng

捣,击刺。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夜雨听租吏,舂声唯交关。李贺《猛虎行》:长戈莫舂,强弩莫抨。

舂chōng

❶用杵舂捣谷类。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夜雨叫租吏,舂声唯交关。”
❷撞击,剌。李贺《猛虎行》:“长戈莫舂,强弩莫抨。”

舂chōng

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大雅·生民》七章:“或舂或揄,或簸或蹂。”孔《疏》:“或使人在碓而舂之; 或使人就臼而抒之; 或使人簸扬其糠; 或使人蹂践其黍。言其各有司存,并皆敏疾也。”《说文》: “舂,捣粟也。持杵以临臼。”

☚ 耜   堵 ☛

读音ch·ong(-),为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书容切,平,钟韵。
❶舂米,把谷类的皮捣掉。
❷撞击。

上一条: 𩅞 下一条:

舂《广韵》書容·鍾;zīng‖chōng

冲;撞击:两人相~lg láng siō zīng(两人互相冲打)
❍ 骹踢手~kā tāt ciǔ zīng(手打脚踢)
❍ ~摃拍zīng gòng pāh(形容吵闹打架)
❍ ~着壁zīngdioh biāh(撞到墙壁)。《正字通》:“舂,與冲通。”《史记·鲁周公世家》:“魯敗翟于鹹,獲長翟喬如,富父終甥舂其喉,以戈殺之。”裴骃集解引服虔曰:“舂猶冲。”唐·韩愈《刘生》诗:“洪濤舂天禹穴幽,越女一笑三年留。”宋·苏轼《江西》诗:“舟行十里磨九瀧,篙聲犖確相舂撞。”

{}5250撞;撞击;捶打。吴语。浙江金华岩下〖iao24〗。~墙。闽语。福建厦门〖〗。用拳打。吴语。上海松江:~脱两拳头。客话。江西瑞金〖〗。粤语。广东广州〖〗。~咗佢一拳击了他一拳。闽语。福建厦门〖〗。~一拳。摔倒。粤语。广东广州〖〗。用脚登。吴语。浙江金华岩下〖〗。脚𫸻~墙上。扔;掷。徽语。安徽绩溪〖〗。你别拾石头~佢你别拿石头掷他。

舂chōng

用杵(chǔ)在石臼(jiù)里或乳钵中将东西捣去皮壳或捣碎
 △ ~谷|~药。
【注意】下边是“臼”,不是“白”。

把谷物或药材捣去皮壳或捣碎:~米︱~药。

舂chōng

把谷物或药物放在石臼等器皿里捣去皮壳或捣碎:舂药│舂米│舂稻谷。

猶“衝”。《春秋傳服氏注六》: “富父終甥舂其喉。” 注: “舂,猶衝。” (《鄭氏佚書》)

舂chōng

用杵臼将谷物的皮壳捣去。《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粮。”皮日休《橡媪叹》:“细获又精~,粒粒如玉珰。”

*chong

F4A9
用杵臼等捣去谷物的外壳,或将某种物体捣碎:~米/~药。

舂捣

舂捣

捣(~衣;~米;~毁) 捶(~衣) 擣(~药) 碓舂
捣,撞击: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用杵撞击,使去壳或捣碎:舂(~米)
 米脱壳后未舂或舂得不精:
捣土使坚实:
 用夯砸实地基:夯(~地)
捣烂:砸(~姜;~蒜) 熟擣
(用棒的一端撞击:舂捣)

另见:碾压 研磨

☚ 撞击   击打 ☛

〖舂〗 粵 zung1〔終〕普 chōnɡ

把穀物的殼搗掉。許慎《說文解字》:「〜,擣粟也。」《十五從軍征》:「〜穀持作飯。」

作米。刑罚名。用于女徒。《汉书·惠帝纪》: “有罪当刑,及当城旦舂者。”应劭曰: “舂者,妇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

☚ 充军   舂稿 ☛

舂chōnɡ

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 pound;pestle: ~ 米 husk rice with mortar and pestle;~ 药 pound medicinal herbs in a mortar
◆舂钻 (冲击钻) churn drill

舂chōng

11画 臼部 把谷物等放在钵(bō)、臼中捣去皮壳或捣碎: ~米|~药。

舂()


甲骨文合集17078正,殷
癸巳卜, 爭, 貞旬[亡𡆥]。 甲午㞢聞曰戉史舂復七月在[壴]死。
按: 象雙手持杵掘於凵中。

甲骨文合集9336,殷
舂入。
按: “凵”變爲 “口”。

伯舂盉,殷周金文集成9399,西周中期
白(伯)舂乍(作)寶(盉)。
按: “凵”變爲 “臼”。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45背,戰國至秦
以沙人一升𢯶其舂臼。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88,西漢
捕者雖弗案校上,甲當完爲舂,告杜論甲。

張家山漢簡·算數書89,西漢
程曰: 稻禾一石爲粟廿斗,舂之爲米十斗爲毁(毇),粲米六斗泰(大)半斗。

明雲騰墓誌,隋
則隣舂不相。

執失善光墓誌,唐
隣舂輟相。
《説文》: “舂,擣粟也。从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甲骨文象雙手持杵舂米于凵中,後“凵”形訛變爲口形、臼形。本義爲舂米。

☚ 臼   臽 ☛

(chōng)

从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

隶chōnɡ

【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上从二手持午(杵的本字),下从臼,会以手持杵舂米之意。隶书字形变后上半笔画糅合,初形不显。
【释义】《说文》:“捣粟也。”本义是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暮爨朝舂]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 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character was formed by two hands holding 午(wǔ,the primitive form of 杵, a pestle) and 臼(jiù, a mortar), which means husking rice with a pestle in hand.
【original meaning】 Pounding off grain husk with a pestle.

*舂st’jewng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擣粟也。 从廾持杵以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七篇上)
雙手持杵舂糧於臼中之狀。

☚ 族   區 ☛
000008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