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疲劳心理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疲劳心理学 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生产活动中劳动者产生疲劳、积累疲劳与恢复疲劳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疲劳,就人类劳动的一般概念来说,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连续工作产生身心劳累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疲劳的产生和恢复,有复杂的生理原因,也有复杂的心理原因。就心理原因来讲,劳动者的情绪、态度、需要、动机和外界所给予的心理刺激方式与程度,对疲劳的产生和恢复具有很大的影响。 各国的疲劳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疲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和观点。其中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有:(1)疲劳曲线的研究,即人在一个工作日或一个单位劳动时间内疲劳的产生、积累过程的心理起因研究;(2)合理消耗能量,减少疲劳的研究;(3)疲劳的动机理论研究;(4)心理疲劳研究;(5)疲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等。疲劳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人在生产劳动活动中产生、积累和消除疲劳的规律,阐明心理因素对疲劳的影响,为人的生产劳动设计科学的工作模式,合理地应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服务。 疲劳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早在1914年,意大利科学家阿尔罗·摩索就开始了疲劳心理学的研究,并发明了一种命名为“测力器”的仪器,测量人的中指拉动重物的拉力,并研究了这种拉力与拉动的频率、负荷的重量、持续拉动的时间等因素的关系,从而揭示了疲劳的产生、积累和恢复过程中的一些一般规律。 目前,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对疲劳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恢复能力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我国也有一部分学者在这一学科领域中开展了研究,其中,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在这方面做了较多工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