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之涣《凉州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之涣《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 羌笛何须怨杨柳③,春风不度玉门关④。 ·注 释 ①凉州词:原为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边陲的塞上风光和战争情景。 ②万仞:千万丈。仞,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 ③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古代一种歌曲。 ④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导读入境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很有才气的诗人。靳能所作“王之涣墓志铭”说他:“尝或歌从军,吟出塞,皦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之寒,传乎乐章,布在人口。” 远远望去,汹涌澎湃浊浪滔滔的黄河像一条宽宽的带子迤逦飞上云端。近看在那万仞高山之下是座孤零零的小城。你听! 是小城中戍守的将士吹起了羌笛,那不是“折杨柳”的曲调吗? 又何须吹弄那曲哀怨的“折杨柳”呢? 要知道这里不仅没有一株杨柳,就是春风呵,也吹不过那玉门关。 ·赏 析 这首诗描写了边关悲壮苍凉的景色、戍边将士的思乡怨情,同时也抒发了他们豁达的胸怀。开头写黄河,汹涌咆哮的黄河,“远上”,多么远呢,无边无垠,视野所及,此由近及远。接着写在万仞山下的一座孤城,此由上而下。这就把黄河、白云、孤城、高山等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具有十足边塞色彩的自然景观。多么开阔,何等壮观。而细细品味,置孤城于雄阔的背景之前,又会有一种寂寥荒凉之感。顺势一转引入笛声。“羌笛何须怨杨柳”,从南北朝以来,有一种折杨柳枝送别的风俗,因而“折杨柳”又成为送别的乐曲。现在又听到了这支曲子,想那吹笛人一定是有满腔怀乡怨别之情吧! 于是诗人说:玉门关外,只有黄沙、白草,春风都吹不到,哪里有杨柳可折? 你吹笛的人也不要怨杨柳了吧! 诗由山川的雄阔苍凉写到孤城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继而引发征夫的离愁别恨,情与景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何须怨”三字其艺术手法委婉蕴藉,可见当边关将士乡愁难禁时,是卫国戍边的重大责任使他们做出如此自我宽解,于是悲切的怨情中也便有了悲壮与慷慨,也体现了唯有盛唐诗人才有的广阔的胸襟。 “春风不度玉门关”成为盛传的名句。今人写到大西北的开发、繁荣昌盛之时,每每化用春风“普度”、“又度”、“再度”玉门关之句,足见王诗影响的深远。 ·思考题 李白诗中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王之涣也有“黄河入海流”的诗句。试与《凉州词》中“黄河”句对照一下,视角和意境上有什么不同? 王之涣《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 【注释】 1.凉州词:凉州歌之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九)中《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郭知运进。”按,郭知运所进当为乐曲,而乐辞则取之当时诗人之作。另《唐语林》(卷五)载:“天宝中,乐章多以边地为名,如《凉州》、《甘州》、《伊州》之类是也。”此诗《文苑英华》(卷一九七)题为《出塞》。 2.“黄河远上”句,《唐诗纪事》(计有功)作‘黄沙远上”;《国秀集》作“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仞:古时度量单位,八尺为一仞。“万仞”乃极言其高。 3.羌笛:羌地(西北边塞少数民族聚居地)之笛。怨杨柳: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后人诗中往往将吹笛、折柳、怨别三者联系起来。此处是写羌笛吹奏《折杨柳》之曲,曲声哀怨而抒怨别之情。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县西,是古代通往西域之要道。《汉书·地理志》“敦煌郡龙勒县”原注云“有阳关、玉门关”。 今译 黄河九曲百环 远远地直达白云之间, 一座孤零零的城池 四周环抱着万仞高山。 那羌笛呵,何必吹奏《折杨柳》曲。 凄凄婉婉,哀哀怨怨? 那春风呵,怎能度过沙漠的浩瀚, 来到这边远的玉门城关? 王之涣《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乐府诗题。唐代的凉州,包括河西走廊的中部,即今甘肃省武威一带。当地流行有《凉州曲》,凉州词是为该曲配的歌词,原诗题为《出塞》,共两首,这是第一首。 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我国古代西北边塞雄伟壮观而又荒凉萧瑟的景象。黄河在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一座孤城耸立于高山峻岭之间。羌笛吹着悲伤的《折杨柳》曲,好像在怨恨这荒凉严寒的边地春光来得迟。怨杨柳,北朝乐府民歌有《折杨柳》曲。古代有折杨柳送别的习俗。这里语意双关,是说曲调哀怨,兼指杨柳还没有发青。不过,此处诗人宕开来说,其实又何必怨杨柳呢?因为春风是不到玉门关来的,借以抒发驻守玉门关将士的思乡之情。诗的构思十分精巧,用杨柳春风写出语意双关的佳句,流传千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