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以乱实
荀子评战国时期一种名实不符的逻辑的谬误实质。 即用外延大小不同的两个概念(名)混淆事实。《荀子·正名》:“‘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按:《释名·释言语》:“非,排也。”谒,当作“谓”。楹,当作“盈”,涵也。 有,读为“又”。“盈”与“排”义正相反。 排而谓盈,谓事实上是“排”(相互排斥),却说成是“盈”(相互包涵)。牛马非马,谓牛与马本二物,今既化而为一(“牛马”),则此一物(“牛马”),非牛亦非马。公孙龙子有“白马非马”之命题(见《公孙龙子·白马论》),“牛马非马”云云疑是其说。荀子认为,“牛马”与“马”虽其名不同,但前者包容后者,因而“牛马非马”是“用名以乱实”的荒谬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