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禹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禹偁 【生卒】:954—1001 【介绍】: 字元之。 北宋初年著名诗人、社会改革思想家。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 因晚年贬居黄州,人称王黄州。出身贫苦,幼年刻苦好学。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徙步赴汴梁应举,落第。八年(983)中进士,授武成(今山东武成)主簿。 王禹偁出身贫寒,苦读经史,崇尚儒学,立下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积极入世,关注国事,同情民生疾苦。清楚地了解时弊,并提出解决办法,“谨边防,通盟好,使辇运之民,有所休息;减冗兵,并冗吏,使山泽之利,稍流于下;艰难选举,使入官不滥;沙汰僧尼,使疲民无耗;亲大臣,远小人。”(上引文见刘禹昌《王禹偁》)在被贬商州团练副使时,他撰写了《录海人书》一文,模拟陶渊明《桃花源记》,塑造了一个“熙熙然殆非人世”的大同社会。在这个“海人国”的国度里人们过著以渔耕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活,各有所业,各有所事,劳动是自由的,生活则很悠闲,没有徭役和赋税。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参加劳动,完全平等互助的社会。是当时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劳动人民追寻“乐土”愿望的升华,但它毕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但从思想内容上观察,《录海人书》不失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姊妹篇,它们同后来康与之的《西山隐处》一起,堪称为我国空想农业社会主义思想的宝贵材料。在文学思想方面,王禹偁重视诗道与文统,亦即古代的以批判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宋初浮华文风风行之时,他提出“革弊复古”,兴复诗道与文统,有著现实意义。 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 王禹偁一生著述颇丰,现存《小畜集》共43卷,是研究他思想的直接资料。此外,还有《承明集》十卷,《奏议集》十卷,《后集诗》3卷,《五代史阙文》1卷,惜皆佚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