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弼

【生卒】:226—249

【介绍】:

三国魏哲学家、玄学创始人之一。

字辅嗣。河内山阳(今河南焦作)人。

一说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幼聪敏好学,喜老庄之书。

才思卓出,通辩能言。何晏叹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遂引弼任补台郎。

后因事罢免,并于同年秋亡于疠疾。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开玄风,竞事清谈。哲学上,发展了老子“有生于无”的观点,建立了“以无为本”的思想体系。认为“万物皆由道生”(《老子注》第三十四章),而“道者,无之称也”(邢昺《论语注疏》引《论语释疑》)。强调“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

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注》第四十章)。在正反关系上,重视反面因素的作用:“凡物之所以存,乃反其形。功之所以克,乃反其名。夫存者不以存为存,以其不忘亡也;安者不以安为安,以其不忘危也。

故保其存者亡,不忘亡者存。安其位者危,不忘危者安”(《老子指略》)。

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最高本体——道或无,把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引向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从本末、动静、一多等关系反复论证以无为本。在认识论上,提倡“得意忘言”,认为:“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忘象以求其意。”(《周易略例·明象》)在名教与自然问题上,主张调和二者间的矛盾,认为名教出于自然,自然为本,名教为末。

认为孔老异同在于“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援老入儒,融合儒道。

反对何晏“圣人无喜怒哀乐”的主张,认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同上)圣人与普通人的区别仅在于“应物而无累物。”(同上)其事迹见于《三国志》卷28。主要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和《论语释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