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玄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玄学 ❶ 一种哲学思潮。风行于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衰微之两汉儒学。其名源于《老子》一章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晋玄学主要研究《老子》、《庄子》、《周易》三书,称之为“三玄”。玄学家大都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相标榜,崇尚虚无玄远之“清淡”,一时蔚为风气。魏正始(240—248)年间何晏、王弼为玄学之倡导者。何晏作《道德论》,王弼注《老子》、《周易》,皆提倡“贵无”、“无为”、“以无为本”,认为名教(伦理纲常)出于自然,主张君主“无为而治”。其后魏晋之际向秀和西晋郭象注《庄子》,反对无中生有,认为“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提出“独化”说,断言“造物无物”,“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也认为名教与自然一致,封建秩序乃天理之自然。裴頠(wěi伟)则公开揭出“崇有论”旗帜,反对“贵无”论,明确提出“自生而必体有”(《崇有论)》。东晋之后,玄学与佛学合流,张湛《列子注》,则显然受佛学影响。佛教中之般若一派,则利用玄学之语“无”、“有”等以释《般若经》中之“空”、“色”,阐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理论。于是佛学渐盛而玄学渐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