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望洋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望洋山

东望洋山

东望洋山,又称松山,位于澳门市区东部,是澳门半岛最高的山冈,海拔93米。
东望洋山满山林木,苍翠常青,山腰有一条环山马路,几座风雨亭点缀其间。其一为“松山亭”,背枕万松岭,面对九洲洋,亭上有澳门书法家李供林的对联“松风徐送,正荡胸怀,更看镜海波光,莲峰岗影;山雨欲来,且留脚步,遥听青洲渔唱,妈阁钟声”。
山顶建有东望洋灯塔、红顶白墙,塔灯发射出巨大光柱,给夜船引航。该灯塔建于1865年,是远东第一座灯塔,也是澳门的标志。灯塔旁边有一望远镜,在天气晴朗时可以看到香港的大屿山。灯塔侧畔,有一个教堂,名为圣母雪地殿教堂,建于1622年,内部仿17世纪葡萄牙隐修院的形式兴建,天花板呈拱形。

☚ 西望洋山圣堂   东望洋山堡垒 ☛
东望洋山

302 东望洋山

在澳门半岛东南部,海拔91米,为半岛的最高点。山上遍植松树,又称松山。它与西望洋山遥遥相对,成犄角之势。山上名胜有古城堡炮台、教堂和灯塔。东望洋灯塔,建于1865年,为远东最早的一座灯塔,登临塔上,可俯瞰全澳门景色。著名的三大巴牌坊,原为17世纪初建成的圣保罗教堂,1835年被焚毁,仅残留一堵前壁,称为 “大三巴”。

☚ 观音堂   澳门环岛游 ☛
东望洋山

东望洋山

位于澳门半岛中部,是半岛上最高峰。又名松山,海拔91.07米。山腰有环山公路,几座风雨亭点缀其间。林荫夹道,松涛滚动,鸟语花香,极富野趣。四时晨昏,景致变幻无穷。旭日东升,山峦金赤,夕岚晚霞,层林尽染。山巅青翠丛中屹立着东望洋灯塔,亦名松山灯塔,始建于1865年,为远东第一座灯塔,成为澳门标志性建筑物。原用油灯,现已改用电光源。登上灯塔,澳门全景及四周海山岛屿,尽收眼底。塔旁有圣母雪地殿教堂,系仿照17世纪葡国隐修院而建的小教堂。山上现已建成澳门规模最大的松山市政公园,占地14.3万平方米,既保存着灯塔、炮台、教堂等古迹,又添建了儿童乐园、健康径、露天剧场、凉亭、茶馆等许多娱乐休闲设施。东望洋山西麓有二龙喉公园。20世纪早期,这里曾是澳督官邸二龙喉宫,后来澳督迁出,改建公园时,香港何东氏捐出了毗连的山地物业。现二龙喉公园占地1.66万平方米,绿树成荫,池溏水碧,并饲养着多种禽鸟,是澳门唯一的动植物公园。现已建成缆车,只需2分钟,即可从二龙喉公园登上松山市政公园。不远处还有得胜花园、南湾花园等休闲园地。

☚ 西望洋山   白鸽窠公园 ☛
东望洋山

东望洋山

又名松山。是澳门半岛最高的山丘,主峰海拔91.07米,东南麓的陡崖直逼岸边,形成澳门半岛东部屏障,后由于填海而远离海滨。山上有炮台,始建于1865年的著名松山灯塔也矗立其上,一百多年来,一直是澳门海域的指路明灯。澳门地区的经纬度即是以松山东望洋灯塔的标座为准。该山附近是澳门的高级住宅区,也是澳门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 妈阁山   西望洋山 ☛

东望洋山

东望洋山

澳门著名风景区,位于澳门半岛东端。山顶海拔91.07米,是澳门半岛的第一高峰。因满山翠绿,遍布青松,所以称作松山或万松山。该山有三大名胜古迹:始建于1864年的东望洋灯塔,建于1622年的东望洋炮台,建于1626年的圣母殿雷地教堂。东望洋灯塔,又称松山灯塔,位于松山顶。它是远东地区迄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第一座灯塔,是澳门的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同时又是澳门地理上的特殊标记和水警观察往来澳门船只的瞭望站。从前,东望洋山是一座泥石裸露的光秃秃山岗,现在苍松满山,郁郁葱葱,与名胜古迹相辉映,形成闻名遐迩的风景区。为澳门八景之一,称为“灯塔松涛”。

☚ 五二八坊   主教山 ☛
000023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