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僧孺
【生卒】:779—847 【介绍】: 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唐代无神论者。 贞元间登进士第,元和初,以贤良方正对策,抨击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所忌。经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历任县尉、考工员外郎、集贤殿大学士。长庆初为宰相。 敬宗即位,封奇章郡公。 后出为武昌军节度使,又复召为相。从无神论方面看,他坚持天人相分的思想,否定“天”的神学性质,并反对“假天道以助人伦”的神秘思想,他说:“舍人事,征天道,弃迩求远,无裨于教者也。 ”(《讼忠》)他否定天对人事的干预,他说:“故支坏非天也,兴衰由人也”(同上),表明政治的成败、兴衰并不决定于天,而是决定于人。他对儒家的余庆余殃思想以及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也持批判与否定的态度。 他在《善恶无余论》中,通过众多史事为例,驳斥了余庆余殃说的虚妄,并表示“余庆余殃,则吾不信之矣。”《旧唐书》卷172、《新唐书》卷174有传。《全唐文》卷682辑有他的著述。另有传奇集《玄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