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爱因斯坦,阿尔贝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爱因斯坦,阿尔贝特 【生卒】:1879—1955 【介绍】: 德国出生的美籍物理学家,具有卓越的洞察力的思想家;是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创立者;由于他在解释光电效应方面所作的贡献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父亲是电料制造商。从1896年开始,爱因斯坦在苏黎世的联邦理工学院学习。 1901年加入瑞士国籍。 1905年,他发表了4篇论文,这些论文改变了20世纪的物理科学。 第三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是这些论文中有最有影响的一篇。它包括爱因斯坦第一次阐述的狭义相对论。 1905年的第一篇论文为属于布朗运动的粒子的平均位移提出了一个公式。这篇论文为原子理论提供了根据,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论文使他获得诺贝尔奖。在这篇论文中,他主要发展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的量子理论。最后一篇是很短的只有两页的论文,标题是《一个物体的惯性取决于它的能量的含量吗?》,这是所有文章中最富有灵感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公式后来解释了原子弹背后的破坏性能源。 后来爱因斯坦就这个问题曾提请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注意。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惊人的速度被人们所接受。1908年他被邀请去伯尔尼大学工作。 1914年他返回德国当上了柏林凯泽·威廉物理学院院长。1916年,他以《广义相对论理论基础》为题发表的文章扩展了狭义相对论。至此,爱因斯坦作为一名思想家具有的独创性开始被公众所承认。 他的名字不仅家喻户晓,而且他本人和他的观点也是世界报界所捕捉的目标。他也涉足到政治斗争中去。 作为一名犹太人和一个和平主义者,爱因斯坦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同纳粹的矛盾之中。1933年当希特勒掌权时,爱因斯坦离开了德国,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安下家。 1940年加入美国籍。 在发展原子弹方面爱因斯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1939年发现了核裂变之后,列昂·齐拉德等许多科学家认识到,这个过程能够用来生产具有巨大能量的武器。然而,人们感到只有爱因斯坦的意见才带有足够的权威性,可以得到华盛顿的认真考虑。结果齐拉德和其他人说服爱因斯坦在1939年10月给罗斯福写信警告他这种武器的危险性。 这标志著1945年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而告终的这个程序的开始。 由于这种结果,爱因斯坦成为一位从事和平运动的和平主义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