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地黄丸
方名。 ❶ 《东垣试效方》卷5方。为《兰室秘藏》卷上熟干地黄丸之异名。 ❷ 《医学纲目》卷13方。 为《兰室秘藏》卷上羌活退翳丸之异名。 ❸ 《赤水玄珠》卷26方。熟地黄1两,白茯苓、甘菊、牡丹皮、何首乌(黑豆蒸3次)、黄柏各4钱,山茱萸5钱。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 功能滋阴降火。 治肾阴不足,两耳虚鸣,脓汁不干者。 ❹ 《万病回春》卷5方。山药、山茱萸(去核)、当归(酒炒),白芍(煨)、川芎各8分,牡丹皮、远志(去心)、白茯苓、黄柏(酒炒)、石菖蒲、知母(酒炒)、泽泻各6分,熟地黄1.6钱。 上剉1剂。水煎,空腹时服。如作丸,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大。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酒送下。 治色动相火,右耳聋;及大病后耳聋者。 ❺ 《审视瑶函》卷2方。酒当归、黄芩、熟地黄各5钱,炒枳壳3.5钱,天门冬、柴胡、五味子、甘草各3钱,生地黄(酒制)1.5两,地骨皮、人参各2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后茶汤送下,日3次。 治肾虚眼目昏暗,神水淡绿色或淡白色,并治内障眵多,眊燥者。 ❻ 《妇科玉尺》卷6方。 熟地黄4两,山茱萸、山药、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知母、贝母、当归、香附、茯苓、牡丹皮、泽泻各1.5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 治妇女虚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