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子中庶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子中庶子 太子中庶子官名。汉代置。掌侍从太子左右,以备顾问应对。《后汉书·百官志四》: “太子中庶子,六百石。本注曰: 员5人,职如侍中。” ☚ 太子食官丞 太子校书郎 ☛ 太子中庶子 太子中庶子官名。汉置,为太子侍从。秩六百石,员五人,职如侍中。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东汉隶属太子少傅。古者,天子有庶子之官,周官谓之诸子。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职其戒令与其教理,有大事则帅国子而致于太子,唯所用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汉承秦,有庶子员五人。史丹、王商、欧阳地余并为中庶子。王莽改曰中尚翼子。后汉员五人,而庶子无员,职如三署中郎。魏承汉制。在吴为亲近之官。《三国志》: “张温言于孙权曰,中庶子官最亲密,切问近对,宜用隽选。”晋中庶子、庶子各4员,职比侍中、散骑常侍及中书监令,皆以俊茂者为之,或以郡守参选。若释奠,中庶子扶左,庶子扶右。宋与晋同,武冠,平巾帻,绛朝服。元嘉初 (424),诏二率、中庶子随太子入直上宫。十四年 (437),又诏还直东宫。至齐,其庶子用人卑杂。梁天监七年 (508) 诏革选。凡中庶子4人,以功高者1人为祭酒,行则负玺,前后部护驾,与功高中舍人共掌其坊之禁令。陈承梁制。后魏亦有中庶子。北齐门下坊,中庶子4人领之。隋分左右庶子2人,分统门下、典书二坊事。唐亦各2人,分掌左右春坊事。龙朔二年 (662) 改左右庶子为左右中护。咸亨初 (670) 复旧。中允、司议郎、司经、洗马、文学、校书、正字、典膳、药藏、内直、典设、宫门等局郎丞,并属左春坊。中舍人、舍人、通事舍人,并属右春坊。宋、元沿置。明、清仅为供翰林官转迁之官位。 ☚ 少詹事 太子厩长 ☛ 太子中庶子tài zǐ zhōng shù zǐ官名,为太子属官,秦以前就有,秦汉沿置,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东汉属太子少傅,为太子侍从官。《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太子中庶子,六百石,本注曰:员五人,职如侍中。"其后,三国魏蜀吴皆沿置,掌侍从、奏事、谏议等。晋减为四人,与中舍人共掌文翰。南朝宋四人,五品,六百石,属下有食官令。梁亦四人,其一人为祭酒,行则负玺,前后护驾,并与中舍人共掌禁令。陈为四品,秩二千石。北魏置。北齐属门下坊,员四人,四品。唐太子左右庶子分领左右春坊。元复置太子中庶子。明废。 太子中庶子官名。西汉置,为东宫属官,职掌如侍中,属太子太傅、少傅。东汉沿置,属太子少傅,员五人,秩六百石。魏、晋、南朝宋五品,晋朝置四人,与太子中舍人共掌东宫禁令,纠正缺违,侍从规谏,奏事文书。梁十一班,陈四品,秩二千石。北魏四品上。北齐时为太子门下坊长官,员四人,四品上。 太子中庶子官名。秦置中庶子,汉称太子中庶子,为太子属官。《汉旧仪》说:“中庶子五人,职如侍中,秩六百石。”魏承东汉之制置太子中庶子,职如侍中。晋高功中庶子与高功中舍人共掌禁令,纠正违阙,侍从左右,尽规献纳,文翰亦共掌之,其选任颇重。宋文帝元嘉初诏二率、中庶子随太子入直上宫,后又诏直东宫。梁中庶子班第十一,从四品,高功者一人为祭酒,行则负玺,前后部护驾。陈因之。北魏有太子左庶子,当前代中庶子之职。北齐以太子中庶子为门下坊的主官,元属詹事院。参见“门下坊”、“詹事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