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底的“热盐水”
覆盖于深海底的富含金属元素沉积物的高温、高盐海水。 首先被发现在红海中部的强烈构造破碎带上的“阿特兰蒂斯Ⅱ”、“发现”和“链”等3个海渊的深海底,总面积约有85万平方千米,其海底沉积软泥中,金属元素含量特别高。其形成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由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分裂,逐渐形成一个狭长的断陷盆地,而被海水所淹没。 海水沿著断裂带下渗,并在周围蒸发岩和玄武岩中溶解著盐类和重金属,终于形成为含矿溶液。 这种含矿溶液因受地热的影响,而上升至海底,其中的铁、铜、锌等与硫离子结合,而形成富含金属硫化物的沉积和“热盐水”。除红海外,在20余处其他海域亦发现含金属泥和热盐水。 如在东太平洋海隆的鲍尔海渊、南大西洋以及印度尼西亚外海的班努伍哈海底火山附近等地有数处高热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