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注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注错

荀子所首先使用的术语,意谓措置。

指人所处的客观环境。《荀子·荣辱》:“则君子注错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按:注、错二字同义。《广雅》:“措、鉒,置也。”注,与鉒通。措鉒即注错。

荀子认为,凡是人,都具有“无待而然者”的共同特点:“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荀子·荣辱》)等等,这是禹、桀之所同的。然而,“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荀子·荣辱》)。客观环境可以改变事物和人的先天个性。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削而为工匠,积反(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

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荀子·儒效》)荀子认为,积渐可以成习。因此,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荀子·荣辱》),以便能受到好的环境的影响。荀子比较重视客观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其认识论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