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毒鱼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毒鱼藤 【名称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概况】: 异名 白药根、雷公藤蹄(《岭南草药志》)。 基源 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毛瓣鸡血藤的根、茎、叶。 原植物 毛瓣鸡血藤Milleffia Pachyloba Drake〔Millettia lasiopetala(Hayata)Merr.〕 形态 攀援灌木,茎具纵纹和皮孔,嫩枝被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9~11,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16cm,宽3~6.5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或钝,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褐色柔毛。 总状花序腋生或圆锥花序顶生,长10~25cm;花多数,长约1.5cm,3~6簇生于花序轴的短枝上,每一花序轴多达10余簇;花梗、花萼均被黄褐色柔毛;花冠粉红色,具香气;旗瓣外面被金黄色绒毛,翼瓣、龙骨瓣外面具长硬毛一束;二体雄蕊(9+1),花丝无毛。 荚果长椭圆形,长5~9cm,宽3.5cm,厚2cm,果瓣厚木质、具皮孔,近无毛。种子1~3,近扁圆球形,先端渐尖 花期4~6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96页 图252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溪边灌丛或疏林。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 。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根、茎或叶。 【药性】: 性味 苦、辛,温。 有毒。 ❶ 《岭南草药志》:“苦。大毒。 ” 功效 散瘀止痛,杀虫。 主治 跌打肿痛(皮肤未破),湿疹瘙痒,疥疮,关节痛。 ❶ 《岭南草药志》:“外用,杀虫止痒,逐湿痹。”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不可内服。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岭南草药志》:“治游走性关节炎:毒鱼藤15g,南天仙子适量。共研末,先将毒鱼藤以开水一杯浸渍,后入天仙子粉,即成糊状,敷于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