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殿中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殿中监 官名。 三国魏置殿中监,与少府并立,掌宫廷事务。晋代及南朝宋沿置。南朝齐设内外殿中监,各8人。梁、陈因之。北齐有殿中局,置监4人,属门下省,掌导引帝王车驾。隋代初改为殿内局,置监2人,仍属门下省。 炀帝大业三年(607),以殿内、御府、尚食、尚药四局及太仆寺的骅骝署合并为殿内省,长官为殿内监,另有少监等,下统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殿内省为殿中省,置监1人,少监、丞各2人,其所统六局及其职任如隋制。高宗龙朔二年(662),改殿中省为中御府,咸亨元年(670)复旧称。宋承唐制。元代不设殿中省,置侍正府。明代内廷近侍之事俱属内侍,不设省、监。 清承明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