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木白皮
中药名。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五加科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树皮的韧皮部。落叶灌木或乔木,高达8米。茎直立,通常具针刺。 花刺7~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沟,林缘,山坡。分布河北等地。 全年可采。干燥树皮呈剥落状,粗糙不平,有纵皱及横纹,并散生坚硬的针刺。 外面灰白色至灰褐色,内面黄白色而光滑;断面呈纤维性;树枝上针刺较密。气微香,嚼之带粘液性。 《闽东本草》:“性温,味微咸。”入肝,心,肾三经。 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 ❶ 治痛风:楤木白皮30克。 同猪肉烧食,或配其它痛风药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❷ 治跌打损伤:鲜 木皮,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茎皮及根皮含三萜皂甙,鞣质,胆碱,挥发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