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漕江程
十六卷。 清董恂撰。董恂(?-1892)原名醇,字蕴卿。 江苏甘泉(今江都)人。道光进士。 咸丰十年(1861)授户部右侍郎。次年兼署兵部左侍郎、三口通商大臣。 同治四年(1865)任会典馆总裁、户部右侍郎,旋擢都察院右都御史。次年授兵部尚书。 九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光绪八年(1882)以病休。有《获芬书屋诗文稿》。咸丰二年秋八月,奉命治南楚诸漕,因撰此书。 咸丰年间刻本。共十六卷,首绘山川州县图数幅。后则取诸史地志、《水经注》、《山海经》以及明清务通志水道之书,考证楚漕江程。自长沙至扬州,二千六百余里水程,各种见闻,备载于中。 一卷在手,楚漕之源流形势,了然于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