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孔菌
【名称出处】:《真菌名词及名称》 【概况】: 异名 大孔菌(《中国的真菌》),蜂巢菌(《中国东北多孔菌志》)。 基源 为多孔菌科棱孔菌属真菌棱孔菌的实体。 原植物 棱孔菌Favolus alveolaris(Fr.)Quel.(Polyporus alveolaris Bosc.;Polyporellus alveolaris Pil.;Favolus europaeus Fr.) 形态 子实体有柄,肾形至扇形,稀有圆形,鲜时韧而干后脆,3~6×4~10cm,厚2~7mm,无环纹,表面初期有纤毛组成的小鳞片,暗橙黄至土黄色,后期几光滑,近白色;菌盖边缘薄,常内卷;菌肉白色,厚1~2mm,菌管长1~5mm,,近白色至浅黄色,管口长形,辐射状排列,长1~3mm,宽0.5~1.5mm,孔口边缘薄,常裂为片状,齿状;菌柄短,侧生或偏心生,常侧生为瘤状物,与菌盖表面同色。孢子圆柱形,9~12×3~4.5μm。 (图见《福建菌类图鉴》.261页.图116) 生境与分布 生于阔叶树的枯枝上。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药性】: 性味 微苦,平。 功能 止咳平喘。 主治 咳嗽痰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