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白皮
中药名。 出《证类本草》。为杨柳科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质部,取韧皮用。枝皮味苦,性寒,无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 治风湿骨痛,风肿瘙痒,黄疸,淋浊,乳痈,牙痛,汤火烫伤。内服:煎汤,30~60克。外用:煎水洗、酒煮或炒热温熨。 ❶ 治疟疾及风湿骨痛:柳枝去其木心及外面黄黑之粗皮,用其青色之皮,鲜用30~45克。 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❷ 治走注气痛,或风毒卒肿:白酒煮杨柳白皮,暖熨之(《姚僧坦集验方》)。 ❸ 治妇女乳痈妒肿:削柳根皮,熟捣,火温,帛囊贮,熨之,冷更易。 ❹ 治汤火灼成疮:柳皮烧灰,以粉涂之。 ❺ 治汤火所灼,未成疮者:柳白皮细切,以猪膏煎以涂之(上出《肘后方》)。 ❻ 治风虫牙痛:杨柳白皮,卷如指大,含咀,以汁渍齿根,数过(《古今录验方》)。 ❼ 治中耳炎:柳树皮(烧存性)6克,枯矾、冰片各3克。共研细面,吹耳(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含水杨甙及3.10%~9.12%鞣质。水杨甙有退热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