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非透壁性心肌梗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非透壁性心肌梗塞

非透壁性心肌梗塞

非透壁性心肌梗塞是指心肌梗塞时心肌坏死未累及心壁的全层,而仅限于心内膜下的部分,故亦称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因为心电图上无异常的Q波,而主要为S-T段和T波改变,这些改变又可和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暂时性心内膜下损伤和缺血完全相似,故其临床诊断依据不如透壁性心肌梗塞肯定,必须结合临床与酶学检查综合考虑。
实验研究提示,心内膜下心肌损伤引起心电图改变所持续的时间较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所产生的时间要短。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可累及整个左心室内膜或限于某一局部内膜下层:
(1) 左心室前外侧壁内膜下心肌梗塞:因S-T段向量偏向损伤面,故背离心尖外膜,即指向右向前并略向上,在额面位于-150°左右。因此V4~V6以及Ⅰ、Ⅱ或aVL导联的S-T段降低;而V1~V3特别是aVR导联S-T段抬高;Ⅲ导联近于等电位线上。
(2) 左心室壁广泛内膜下心肌梗塞: S-T段向量更向上和向右。在额面位于-120°左右,横面的S-T向量稍向后方。因此V1和aVR导联S-T段抬高,而V2~V6、Ⅰ、Ⅱ、Ⅲ和aVF导联的S-T段降低。
(3) 左心室前壁(心室间隔左侧)内膜下心肌梗塞: 此处的非透壁性心肌梗塞,可产生典型的QS波。因心室间隔的除极方式从左、右两侧内膜面朝向间隔中央,且左侧占优势,因此综合的起始向量从左向右,指向前方并在V1和V2导联上形成小r波。若心室间隔左侧坏死,向右前的向量消失,则仅反映出室间隔从右向左并指向后方的向量,于是在V1和V2导联形成QS波。
(4)左心室下壁内膜下心肌梗塞: 在V2~V6导联S-T段理应抬高,动物实验也证实,但临床情况却不同。因常被前壁心肌缺血所影响而抵销,同时胸壁电极距下壁较远,故S-T段改变不显著,诊断比较困难。
若心内膜下坏死范围较深,伸向心外膜,但心外膜下仍保留有存活的心肌层时,则心电图可见R波的波幅降低或仅出现小q波。局限在心外膜下范围较小的梗塞,也仅有R波的减低,没有异常Q波,若不注意S-T段和T波的动态变化也易漏诊。
此外,少数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病人可仅有T波改变,且其衍变规律与透壁性心肌梗塞的T波相似,T波由减低变为尖锐倒置,以后又逐渐恢复,特别在中部胸前导联和Ⅱ导联最为明显。如同时有临床症状和血清酶变化,也可作出心肌梗塞的诊断。但这种仅有T波改变的心肌梗塞是否属于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范畴,尚需进一步研究才能阐明。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的治疗同透壁性心肌梗塞(见“心肌梗塞”条)。

☚ 心房心肌梗塞   心室壁瘤 ☛
000184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