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枇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枇杷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基源 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 原植物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Mesptlus japonica Thunb.) 余项参见“枇杷叶”条。 【生药】: 栽培 宜温暖气候,略耐寒。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及冲积土为佳。用种子繁殖,在6月中旬前后采摘果实,取出成熟种子,随即播种。按行距25~33cm开沟点播,每隔15~20cm播种子1粒,覆土3~5cm,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追肥1~2次,冬季须培土、盖草。 苗高40~50cm时移栽定植,栽植行株距各4m左右。也可用枇杷实生苗做砧木,取优良树种的枝条作接穗,进行嫁接。 栽培中,结合中耕除草,用厩肥环状追施2次,培土壅根。注意虫害防治。 采集 夏季采收成熟果实。 。【化学】: 果含原花色素低聚单宁0.5%、右旋酒石酸等有机酸和B族维生素[1],又含脂肪、糖、蛋白质、纤维素、果胶、维生素C、隐黄素(Cryptoxanthin)、β-胡萝卜素及Na、K、Fe、Ca、P[2]。 附 种子含苦杏仁甙约1.1%、咖啡酸、右旋儿茶素、右旋逆没食子儿茶素、多聚原花色素与4-羟甲基脯氨酸[1]。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1 [2]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48 【药性】: 性味 甘、酸,凉。 ❶ 《蜀本草》:“《图经本草》云,甘、酸。” 归经 入脾、肺、肝经。 功效 润肺,止渴,下气。 主治 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呕逆。 ❶ 孟诜:“利五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制露。 使用注意 《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食物药用指南》:“治口干烦渴:鲜枇杷15颗,生食。” 【医药家论述】: 张璐《本经逢原》:“必极熟,乃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若带生味酸,力能助肝伐脾,食之令人中满泄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