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腊(臘*臈)★★★ 02209名

là ❶名古代农历十二月合祭百神的祭祀活动。 →❷名指农历十二月。腊月|腊八 ❸名 腊月或冬天腌渍后风干或熏干的(鱼、肉等)。腊肉|腊鱼|腊味用法说明跟“蜡”不同。另见xī。 腊xī 〈文〉名干肉。另见là。
字源解说 本 字“腊” 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久远的过去。腊,金文 = (昔,久远的过去)+ (夕,肉),表示隔年的肉干,即去年秋冬季节腌晒的肉干。籀文 将金文的 写成 ,将金文的 写成 (肉)。造字本义:隔年的肉干。隶书 写成左右结构。楷书 将籀文的 写成 。“简化方案”用“腊” 合并异体字“臘” 。注:“腊”合并“臘”之后,“腊”不读它原有读音 xī ,转读被 合并字“臘”的读音 lÀ ,这是合并简化过程发生的“变读”现象。 合并字“臘” 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獵”的省略,表示捕猎。臘,篆文 = (月,即“肉”,肉干)+ (鼠,“獵”的省略,捕猎),表示捕猎、并将猎物腌晒成肉干。古人在冬季大雪封山前大量捕猎,并将富余的野味腌熏烤晒,以便长久保存,为过年和来年开春储备肉食佳肴。造字本义:在冬季腌熏烤晒猎获的兽肉。咸浸蔬果为“腌”,熏晒兽肉为“腊”。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从肉,巤聲。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腊,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开始,晒制肉干,以之祭慰百神。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鼠”作声旁。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昔
【同音字】 là x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