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杯酒释兵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杯酒释兵权 宋初赵匡胤为防止兵变,用赎买方式收回大将兵权。 五代时期军将发动兵变,攫取政权,已经习以为常。后晋大将安重荣公然声称:“今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后汉大将郭威,受部下将士拥立而建后周。 后周大将赵匡胤又受部众推戴,黄袍加身,代周建宋。 赵匡胤深知政权系于军权,必须将兵权紧握手中,才能保证宋朝不至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为此,赵匡胤经过深思熟虑,并与赵普密议,决定首先设法削夺大将兵权。 961年(建隆二年)7月赵匡胤召宴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他对诸将讲,自己未尝安枕,很怕别人夺位。 你们虽然不敢,但部下想得富贵,如果强以黄袍加身,也将身不由己。石守信等大惧,忙求指明出路。 赵匡胤劝石守信等:“释去兵权”,然后“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还可“多置歌儿舞女,日夕饮酒相欢,以终天年”。石守信等立即同意,次日,都称疾上书,辞去原职,放弃兵权。 从此,宿将利用禁军发动兵变遂无可能。这段史事称“杯酒释兵权”。 其后,赵匡胤又乘各地藩镇入朝,说服王彦超等解去节度使职务。 于是,五代强藩谋叛夺权之事已不可能再重演。 接著,宋朝又改用文官知州,增设通判一职,统一收取地方赋税。从而彻底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由于节镇太重,以致造成割据的问题。同时,赵匡胤还在中央设枢密院,控制调兵之权,大将难以随意调军。又实行“兵将分离”原则,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将不得专其兵”,防止将官利用私兵造反。通过这些措施,军权集于朝廷之手。晚唐、五代形成的兵变屡兴,政权不断更替现象,从此不会再发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